資料引用自:修車幫
故障描述:
一輛2003年產雷克薩斯LX470,行駛里程19萬 km。用戶反映該車制動突然失靈。
故障分析:
維修人員試車,未能發現使用者所反映的情況,於是與使用者一同前往其常駕車行駛的礦山路段進行路試。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車,制動報警燈突然點亮,伴隨蜂鳴器鳴響,制動助力消 失。維修人員用全力踩住制動踏板,才使車停下。隨後用故障診斷儀讀取故障碼,故障碼為c1252——液壓助力系統故障。但讀取資料流程,卻發現液壓系統中的 低壓開關和高壓開關同時接通,說明系統壓力正常,這與故障碼的解釋相矛盾。該車的制動系統與防滑控制系統存在聯繫,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制動系統,為了對 這一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維修人員決定先對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進行全面瞭解。

圖1 制動液壓系統油路圖
該車制動總泵(圖1)中,柱塞A和柱塞B與傳統的制動總泵結構並無二致,同樣的,如果制動助力消失,制動液壓則要完全靠制動踏板的踩踏力來提供。這便是當 該車制動助力消失時,維修人員用全力踩下制動踏板,仍能夠使車停下的原因。柱塞C是用來控制動力油壓輸出的,當柱塞B向左移動時,推動柱塞C移動。柱塞C 移動後,將動力油道打開,動力油壓從制動總泵輸出,經電磁閥SA3進入各制動分泵的油道。這樣在正常制動情況下,各分泵的制動力與柱塞C的位移量相關,也 就是直接受制動踏板的控制。而在特殊情況下,各分泵的制動力除了受制動踏板控制外,還要由各種電磁閥,根據防滑控制單元的指令來控制。

圖2 防滑控制系統示意圖
該車防滑控制單元(圖2)根據輪速感測器、偏移率感測器、減速度感測器、轉向盤轉角度感測器、分動器擋位置開關、中央差速鎖開關以及發動機控制單元傳來的 發動機曲軸位置、加速踏板位置、節氣門位置和擋杆位置等信號來控制液壓電磁閥工作,從而控制制動油壓。通過對制動油壓的控制達到對4個車輪的制動力分別進 行控制的目的,從而實現防抱死制動(ABS)、制動助力(BA)、主動牽引力控制(A-TRC)、車身穩定控制(VSC)和下坡輔助控制(DAC)等功 能。
防抱死制動功能是在車輛緊急制動時,防滑控制單元隨時監測4個輪速感測器的信號。如果發現任何車輪有停轉趨勢時,控制單元通過液壓控制系統適當減小對該車輪的制動力,使所有車輪都能最接近制動抱死的臨界點,但又絕不出現抱死現象。
制動助力功能是防滑控制單元根據輪速感測器信號和制動總泵主缸壓力感測器傳來的制動踏板踩踏速度和踩踏力信號,控制三個開關電磁閥(STR、SA1和 SA3),將制動壓力加到各分泵油缸。如果制動助力功能工作時液壓系統壓力下降,防滑控制單元將收到壓力開關斷開的信號,防滑控制單元立即啟動泵電機,確 保正確的液壓源壓力。
主動牽引力控制功能是防滑控制單元根據4個輪速感測器信號、偏移率和減速度信號,計算出目標車速。然後將實際輪速同目標車速比較,確定滑移量,防滑控制單元通過減壓、保壓或增壓來控制滑移車輪的制動力。
車身穩定控制功能是防滑控制單元根據各個感測器、開關和發動機控制單元的信號進行航跡外推,確定車輛的航跡偏航量。防滑控制單元分別控制各輪的制動力,來 糾正偏航。同樣,在車身穩定控制功能工作時如果制動壓力下降,防滑控制單元收到壓力開關的斷開信號,將啟動泵電機,確保正確的液壓源壓力。當中央差速鎖鎖 止時,車身穩定控制功能被禁用。
下坡輔助控制功能是防滑控制單元根據輪速感測器和減速度感測器的信號,計算出車速和坡度。防滑控制單元控制其主動施加在各輪的制動力,來保證目標車速。
通過以上對防滑控制系統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正常制動情況下,所有分泵的動力油壓都要經過電磁閥SA3。如果電磁閥SA3出現故障,那麼,只能通過柱塞A產生的油壓,經過電磁閥SA1和SA2送到各分泵。這種情況下,制動是沒有助力的,試車的結果與這種推測相符。
通過故障診斷儀的元件測試功能,使各電磁閥產生動作,發現除了電磁閥SA3聲響異常外,其他電磁閥聲響正常,這樣便證實了前面的判斷。電磁閥SA3出現卡 滯現象,使得動力油壓無法達到車輪分泵油缸。而此時動力油壓並未得到釋放,所以動力油壓並未降低,這一點由壓力感測器的資料便可看出。而系統通過監測發 現,在制動踏板踩下後,制動總泵主缸壓力感測器的壓力過低,因此使故障燈點亮。
故障解決:
更換帶所有電磁閥的液壓執行器總成,並更換制動液,故障排除。
回顧總結:
當故障現象涉及多個功能及系統,故障原因錯綜複雜時,要充分分析相關系統的工作原理,這樣才能做到診斷的準確無誤。(範道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